洋浦港銦粉庫存
洋浦港銦粉庫存大概數據
時間 | 品名 | 庫存范圍 | 單位 |
---|---|---|---|
2021 | 銦粉 | 100-200 | 噸 |
2020 | 銦粉 | 150-250 | 噸 |
2019 | 銦粉 | 120-220 | 噸 |
洋浦港銦粉庫存行情
洋浦港銦粉庫存資訊
重慶鈦業鈦白粉質量指標穩定提升
2025年以來,攀鋼集團重慶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鈦業”)堅持“均衡、穩定、經濟、高效”原則組織生產,優化以回轉窯為中心的生產管控模式,強化工序協同,推進全流程均衡穩定生產,4月份,鈦白粉顏料性能合格率等3項指標均達目標值。 產量與質量齊頭并進。1—4月份,重慶鈦業鈦白粉質量穩定提升,3項質量指標均達標。值得關注的是,鈦白粉顏料性能合格率達100%,R-298鈦白粉水性細度合格率較2024年提升0.15%,塑料專用型鈦白粉應用性能合格率較2024年提升7.89%。 堅守質量底線,擦亮鈦白粉品牌。重慶鈦業以穩質提質為主線,堅決筑牢產品質量底線。該公司制訂了《提升產品競爭力工作方案》,明確產品質量提升目標與措施,并持續深化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和質量文化培育,通過強化生產全過程質量監管,嚴格把控原材料入廠、關鍵工序、產品出廠等質量關口,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可靠。 優化生產管控,釋放產能效能。重慶鈦業以保障生產均衡穩定運行為目標,充分激活產線潛能,實現產能有效釋放。該公司通過抓好崗位自主管理、專業點檢與專業維修相結合的全員設備管理模式,完善關鍵設備運行臺賬與維護機制,提升設備對生產的保障能力;加強公輔系統協同管控,科學調度制酸、制水、鍋爐、汽機等公輔系統運行,為主線生產提供堅實支撐;加強生產過程管控,實時監測關鍵運行指標,精準分析生產數據,提升生產管控精度與運行效率。 隨著產品質量的持續提升和產能的充分釋放,重慶鈦業的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未來,重慶鈦業將以質量為根基、以創新為驅動,持續優化生產管控體系,深化品牌建設,為市場提供更高品質的鈦白粉產品及解決方案。
2025-05-20 21:25:18技術貼:濕化學法生產銀銅微納米粉【SMM白銀大會】
5月16日,在由上海有色網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主辦,寧波浩順貴金屬有限公司、全達新材料(寧波)有限公司協辦,福建紫金貴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惠州市怡安貴金屬有限公司、江蘇江山制藥有限公司、鄭州金泉礦冶設備有限公司、湖南盛銀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偉達貴金屬粉體材料有限公司、廣西中馬中聯金跨境電商有限公司、蘇州星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永興眾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IKOI S.p.A、湖南正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昆山鴻福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恒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等贊助單位大力支持的 2025SMM(第六屆)白銀產業鏈創新大會 上,蘇州星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粉體研發部主任張猛分享了濕化學法生產銀銅微納米粉。 濕化學生產銀銅微納米粉體 ?目標 噸位級提供銀、銅、鎳、銀包銅、銀包鎳微納米粉體,并確保批次穩定性 ?監測指標 形貌、尺寸、粒徑分布、結晶度、比表面積、振實密度、松裝密度、雜質含量電阻率、抗氧化電阻率、致密度、酸堿度、相容性…… ?難點 1、金屬粉體的可控制備 參數的排列組合:反應物、溫度、壓強、濃度、時間、攪拌、助劑、pH… 化學熱力學/動力學,電化學,晶體生長、奧斯瓦爾德熟化… 2、體系的放大 mL/克級-----L/公斤級--------m3/噸級;三傳(動量、熱量、質量)一反(反應),放大效應。 3、批次穩定性 制備階段:根據允許的數據波動范圍,確定工藝窗口后處理階段:篩分、混粉、改性.……成本問題,質檢質控。 濕化學銀粉 銀粉生產:以硝酸銀為原料,采用液相化學法制備高純度銀粉。在反應過程中可通過對溫度、反應時間、還原劑用量等工藝參數來控制顆粒形貌及尺寸。 應用范圍:適用于晶硅太陽能電池銀漿、5G濾波器和低溫電子銀漿領域。 產品特性: 1.分散性好,可以與溶劑、有機相很好的融合;不易團聚,易配成漿料。2.結晶度高。3.收縮率小、填充性好。4.燒損低。5.燒結溫度可調,導電性好。6.粒徑分布從幾十納米到幾微米可調,主要有球粉、片粉、棒粉、線粉等。 •低溫燒結高活性銀粉 可在150℃以下無壓燒結,融成一體導電導熱網絡,具有優異的導電導熱特性。穩定的一體導電導熱網絡,可實現低溫燒結,高溫服役。用于導電膠、導熱膠、電子漿料與功能器件封裝等領域。 •一維銀粉 導電墨水、透明電極:高導電性、抗干擾能力強、高度穩定性、柔性強、耐曲撓。 銀粉應用:光伏漿料 低接觸電阻、低線電阻、高填充率、良好的印刷性和線型。 銀粉應用:導電/導熱膠 合作方用星翰銀粉配制的導電/導熱膠,體積電阻率低至10-6Qcm量級,熱傳導系數約10W/mk。 濕化學銀包銅粉 采用置換-還原法制備包覆層致密且均勻的銀包銅粉體,研發出的生產工藝可實現從亞微米到微米級、從球狀、片狀和棒狀的高效包覆。 應用范圍 (Application) 用于制備導電漿料、 導電印刷油墨、 導電膠、 薄膜開關等中低溫料漿,可以代替銀粉用于電子行業上。 產品特性 (Features) 1.銀層均勻致密、抗氧化性強; 2.結晶度高;3.粒徑集中、分散性好; 4.導電性好; 5.銀含量可調。 低銀含量、高致密性、高抗氧化銀包銅粉體(球狀、片狀)的開發 14%銀含量的銀包銅粉置于140攝氏度的空氣環境中,經過8天,電阻率有上升,最終穩定在2.3x10-5Ω•cm左右。 推測引起銀包銅失效的原因:1)銅擴散到銀層,2)銀離子遷移,3)銅被氧化,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驗證,1)和2)在銀包銅的使用條件下可忽略不計,因此我們將研發重點放在了如何抑制銅的氧化上。下圖第一排為失效前,第二排為失效后。 銀包銅粉包覆致密性的定量檢測 HP針對銅會發生反應生產銅離子。 HP沿銀層的縫隙流入銅表面,和銅進行反應,由于銀包覆的致密程度不同,HP和銅的接觸面大小不同,導致對銅的腐蝕作用不同,從而根據最終測得的銅離子量來反映銅的被腐蝕量,進而轉換為抗氧化能力。 該體系反應迅速,易于精確檢測。 同一樣品隨著時間的延長,顏色越來越深,說明更多的銅析出;同一時間內,不同樣品,顏色越淺,析出銅越少,致密性越好;可用EDTA 精確滴定析出銅的量。 濕化學銀包鎳粉 相比銀包銅,抗氧化性更強,可在更高溫度下使用。 鎳核純度>99.95%,銀殼厚度50-300nm可調,鎳核與銀殼層的復合結構,兼具鎳的高強度和銀的高導電性。 •銅粉生產:以銅鹽為原料,采用液相化學法制備高純度銅粉。在粒徑上可實現納米、亞微米和微米級可控制備;在形貌上可實現球狀、片狀和枝晶狀的定向調節。 應用范圍 (Application):用于制造多層陶瓷電容器的終端和內部電極、 電子元件的電子漿料等。 產品特性 ( Features):1.粒徑集中,分散性好 2.結晶度高 3.耐氧化。 高導電性、抗氧化性單晶銅粉的開發 優異性能的關鍵:單晶、擇優晶面 : 單晶銅電阻接近于銀;(111)為擇優晶面,使Cu的抗氧化性大為增強。 亞微米、納米銅粉:室溫電阻與銀粉一個數量級;燒結電阻可與銀粉持平;抗氧化處理后,抗氧化電阻明顯提升。 此外,其還對蘇州星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簡介。 》點擊查看2025SMM(第六屆)白銀產業鏈創新大會專題報道
2025-05-16 16:37:31攀鋼6萬噸熔鹽氯化鈦白粉生產線首次實現月達產側記
4月15日,四川攀枝花國家釩鈦高新區內春意盎然,四川省重點建設項目——攀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攀鋼集團”)6萬噸熔鹽氯化鈦白粉生產線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該生產線連續穩定運行時間突破25.15天,創歷史新紀錄,3月份首次實現月達產,產品合格率達100%。這標志著攀鋼集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熔鹽氯化法制備高品質鈦白粉生產技術邁上了新的臺階,對豐富我國氯化法鈦白粉生產方法、提升高端鈦白粉自給率具有重大意義。 這一亮眼成績的背后,是攀鋼人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省及鞍鋼集團本鋼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鞍鋼集團“雙核+第三極”戰略的生動實踐。攀鋼集團釩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攀鋼釩鈦”)和攀鋼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攀鋼研究院”)堅持科技自立自強,以堅定的信心、昂揚的斗志,直面挑戰,協同攻關,打破了技術壁壘,書寫了鈦白粉生產的新篇章。 攀鋼6萬噸熔鹽氯化鈦白粉生產線,肩負著攀西地區鈦資源綜合利用的新使命,是鞍鋼集團做專做特“第三極”產業的重點項目,也是攀鋼集團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標志性項目。新生產線采用了攀鋼集團自主開發的低品位鈦渣熔鹽氯化制備氯化鈦白粉成套產業化技術,旨在推動攀西地區鈦資源低成本、綠色、高效利用。然而,面對攀西地區鈦渣的特殊成分和新工藝、新裝備的挑戰,無經驗可借鑒,攀鋼人迎難而上,開啟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攻關之旅。 2025年初,攀鋼釩鈦、攀鋼研究院成立聯合攻關工作組,制訂專項攻堅工作方案和技術攻關工作計劃,明確了目標,建立了機制。在新生產線的各個工序現場,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緊密協作,破解了一個又一個生產難點。從氯化工序的回收副產鹽酸,到氧化工序的穩定氧化爐壓力,再到后處理工序的全自動碼垛系統改造,每一步都凝聚著攀鋼人的智慧和汗水。 新生產線中的240噸/天大型熔鹽氯化爐和3萬噸/年氧化爐是攀鋼集團消化吸收再創新自建的主要設備,也是氯化法鈦白粉生產的關鍵。面對氯化爐的熔鹽噴濺、成分控制難題和氧化爐結疤、運行周期短問題,聯合攻關工作組與現場操作人員緊密配合,不斷優化生產參數,對加料系統進行優化,使熔鹽成分總合格率大幅提升,消除了生產難點,降低了鹽耗。一季度,聯合攻關工作組攻克了20多項生產難題,優化了16項核心工藝參數,穩定了生產線運行。 生產組織是生產線運行的核心。攀鋼人知責奮進、勠力同心,建立了工序協調聯動生產制度和機制,探索出了鈦、氯平衡管控工藝方法。攀鋼釩鈦積極開展培訓,提升職工崗位技能,調動全員達產達效能動性,目前已累計培訓3000余人次,全員持證上崗。攀鋼研究院實施“揭榜掛帥”機制,激發全員創新活力,一季度,實施了43項合理化建議,推動了生產線運行周期的新突破。 如今,攀鋼6萬噸熔鹽氯化鈦白粉生產線已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攀鋼人將繼續苦練內功,持續推動降本增效,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邁進。
2025-05-12 14:59:23布局高水平研發平臺 云錫重塑全球錫銦領域新優勢
鏡頭之下,一粒用于芯片封裝的BGA焊錫球被放大數萬倍后,可呈現宇宙星球般的瑰麗景象。云南錫銦實驗室研發人員正在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向訪客介紹這一奇妙現象。 這粒直徑僅0.3毫米的焊錫球,承載著全球5G基站、人工智能芯片穩定運行的重任,也映射出云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云錫”)以科技創新重塑全球錫銦產業格局的決心。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推進,全球科技競爭日趨激烈。作為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主體和戰略科技力量的關鍵組成部分,實驗室肩負著引育優質人才、推進基礎研究、產出前沿成果、帶動產業發展等關鍵使命。近年來,云錫與高校緊密協同,打造科技創新平臺,整合創新資源,使云南錫銦實驗室成為中國錫銦行業科技創新的策源地。 基于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和云南省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云南錫銦實驗室經云南省科技領導小組批準建設,于2024年8月22日揭牌運行,成為專門從事錫銦全產業鏈多學科綜合性研究開發的實驗室。 該實驗室由云錫牽頭,聯合昆明理工大學、云南大學、上海大學共同建設,自成立之初,便被定位為代表錫銦產業和行業的最高水平實驗室。 云錫黨委書記、董事長孫勇表示,作為全球錫銦領域的領軍企業和百年積淀的國企,云錫始終將科技創新置于戰略高位。建設云南錫銦實驗室,旨在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高地,成為錫銦行業國家重要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支撐。 至此,“打造國家錫銦產業技術創新高地及原創技術策源地,支撐云錫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成為云南錫銦實驗室的發展目標。 云錫建設云南錫銦實驗室具備先發優勢。云錫是中國錫工業的發源地,錫銦資源儲量均位居全球第一。云南省已形成集勘探、采選、冶煉、深加工、貿易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并在擁有錫銦資源優勢的同時,逐步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錫銦產業技術研發體系。這不僅是從錫銦資源的深度開發與高效利用方向保障國家錫銦資源戰略安全,充實全國錫銦領域戰略科技力量,也是推動有色金屬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舉措。 在全球半導體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被譽為“算力金屬”的錫和“透明金屬”的銦,成為數字經濟的基礎材料。除傳統領域應用外,錫銦產品被廣泛應用于半導體芯片、5G通信、新能源、國防軍工等多個領域。伴隨中國數字經濟領域的蓬勃發展,錫銦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非建不可,非我莫屬,非常期待。”云南錫銦實驗室董事長彭巨擘這樣推介實驗室的發展。他表示,錫銦作為戰略性、稀缺性資源,無處不在,也不可替代。 據了解,云南省錫銦產業存在明顯的“長短板”,產業核心創新能力提升勢在必行。在產業“長板”上,采選冶產業鏈前端的多項技術均處于全行業、全球領先地位。而在產業“短板”上,新材料領域的高附加值產品存在產量小、市場競爭力弱、盈利能力低等問題。其中,高端焊料及助焊劑、半導體用高純材料等高端核心材料基本依賴進口,國家錫銦戰略性資源供應鏈安全難以保障。 與此同時,高端錫、銦新材料產品供應鏈正由外向內快速轉移,迎來戰略發展窗口期。然而,現有創新平臺尚不足以支撐和引領錫銦行業創新發展。組建云南錫銦實驗室,不僅能夠發揮“長板”優勢,進一步開發先進的地測、采選、冶煉技術與設備,鞏固并持續保持全球競爭力,還能夠彌補“短板”,提高錫、銦新材料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錫銦全產業鏈技術協同創新,加快突破高附加值錫、銦“卡脖子”技術難題,有力提升錫銦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這將有利于加速打造千億元級‘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增強中國錫銦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彭巨擘表示。 云南錫銦實驗室將圍繞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發展方式創新、體制機制創新以及人才工作機制創新進行布局。開展錫銦全產業鏈技術攻關,構建錫銦全產業鏈研發體系,突破高端焊料及助焊劑、ITO靶材、半導體用高純材料等“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 只有通過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才能實現從“輸出原料”到“輸出解決方案”的跨越。那么,是什么驅動著云錫轉型呢? 在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的過程中,AI技術正從科學研究全面滲透到商業應用,成為推動產業變革的重要引擎。“我們緊跟這一趨勢,將AI技術與錫銦產業深度融合,探索智能化研發和生產的新模式。”云南錫銦實驗室相關負責人表示。 科學研究正經歷一場深刻變革,從經驗范式轉向大數據驅動范式,云錫正在進行研發模式的重大轉變。 依托“智能計算+自主實驗+大數據”的第五范式,云南錫銦實驗室將以AI技術為核心驅動力,全力推動錫銦全產業鏈的智能化升級,致力于打造一個跨學科、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開發平臺。此舉不僅將為云錫注入創新活力,也將為全球錫銦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創新動力。 我國有色金屬工業正處于規模優勢提升、結構調整持續、創新能力增強和綠色智能制造的關鍵階段,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將進一步加速有色金屬工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為行業發展帶來寶貴機遇。這也需要更多創新成果走出實驗室,融入產業鏈。 當前,云錫憑借豐富的錫銦資源儲量,確立了錫、銦雙龍頭產業地位。自2005年以來,云錫錫產銷量連續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錫金屬國內市場占有率為48%,全球市場占有率為25%,并擁有錫金屬勘探、開采、選礦、冶煉及深加工的全產業鏈。 “整體而言,錫銦產業鏈較長,涉及多個專業領域。當前,新材料領域相對薄弱。例如,一些錫合金焊料的配方技術仍受國外專利保護。然而,我們已在這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了基于自主知識產權的焊料合金配方,實現了進口替代。”彭巨擘表示。實驗室將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的融合,推動構建“科技孵化產業,產業反哺科技”的可持續發展體系。未來,還將進一步構建行業共享平臺,持續打造開放創新生態。 通過未來5~10年的建設,云錫集團將建成一個突破引領、學科交叉、綜合集成的國內高水平科技創新高地。云南錫銦實驗室的創新發展,將成為中國傳統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頂端攀升的一個縮影。當人們用電子顯微鏡觀察錫銦材料時,看到的不僅是如月球溝壑般的景象,更是一個民族工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奮斗軌跡。
2025-05-12 13:31:51專家談:回轉窯處置鋼鐵企業含鋅粉塵的創新實踐【SMM鉛鋅峰會】
在由SMM主辦的 2025 SMM (第二十屆) 鉛鋅大會暨產業博覽會-鋅二次資源綜合利用及技術論壇 上,河鋼集團戰略研究院/大河生態環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博士,教授 金永龍圍繞“回轉窯處置鋼鐵企業含鋅粉塵的創新實踐”的話題展開分享。他表示, 鋼鐵企業對含鋅固廢的處置符合國家建設“無廢企業”的政策要求,含鋅固廢處置的典型工藝包括轉底爐、回轉窯和熔態分離等技術,各有優缺點,未來發展仍存在競爭態勢,針對鋼鐵企業含鋅固廢處置的未來趨勢是:能耗低&能效高、環保達標、工藝簡潔、運行成本低,投資成本低等。投資鋼鐵企業含鋅粉塵處置要充分考慮含鋅固廢富集特點和處置后鋅含量降低趨勢對鋅回收收益的影響。 鋼鐵企業含鋅固廢資源基本情況 鋼鐵企業固廢來源基本情況 鋼鐵企業含鋅固廢的來源及特點 1. 產生數量波動較大; 2. 成分波動較大,含水或不含水; 3. 顆粒較細,并存在一定差異; 4. 處置后系統含鋅下降趨勢,影響處置系統效益。 鋼鐵行業含鋅固廢處置和利用技術現狀 鋼鐵行業含鋅固廢處置和利用技術現狀 國內外針對含鋅固廢的資源化進行了大量的技術研究與工程實踐,主體思路是綜合回收利用含鋅固廢中的鋅和鐵以及其它有用元素,包括融態分離、固態分離(回轉窯、轉底爐等)和濕法分離等工藝。 濕法工藝 主要包括酸法、堿法,以及磁選、浮選等,前者適用于電爐灰等含鋅很高的塵泥。 火法工藝 投入成本低,有價金屬獲得率高,其中回轉窯和轉底爐是當前工業生產中兩種主流工藝。 回轉窯、轉底爐和熔態還原脫鋅工藝比較 鋼鐵企業含鋅固廢處置利用技術發展趨勢 解決傳統回轉窯問題——機理研究 結論 鋼鐵企業對含鋅固廢的處置符合國家建設“無廢企業”的政策要求; 含鋅固廢處置的典型工藝包括轉底爐、回轉窯和熔態分離等技術,各有優缺點,未來發展仍存在競爭態勢; 針對鋼鐵企業含鋅固廢處置的未來趨勢是:能耗低&能效高、環保達標、工藝簡潔、運行成本低,投資成本低等。 投資鋼鐵企業含鋅粉塵處置要充分考慮含鋅固廢富集特點和處置后鋅含量降低趨勢對鋅回收收益的影響。 》點擊跳轉 2025 SMM (第二十屆) 鉛鋅大會暨產業博覽會 專題報道
2025-04-09 16:37:10